祁阳:湘江边建生态“污水处理厂”
2020-10-26 09:39:15          来源:祁阳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贺志波 | 作者:陶冶         

我县从2016年启动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以来,在湘江边建湿地公园,沿线一万多亩耕地生产和5000多户居民生活带来的污水引入湿地,经生态处污后再排入湘江。
主持人】 张晓光
“在我的身旁就是浯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这里的鸢尾、水仙、湘莲、狐尾草等10多种水生植物长势喜人,紫色的、粉红色的、白色的鲜花竞相绽放,也吸引周边县区的游客驻足观赏。”
游客:
“这边的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各种鲜花开得很漂亮,到了周末我都会约上我的闺蜜到这边来玩,拍拍照、散散心。”
湘江边上茅竹镇五房、三家两地村民的生活污水,经集中收集后与农业生产污水沿村落低洼地建成的水渠引入湿地公园。在湿地公园的一个个水池里,鸢尾、水仙、湘莲、狐尾草等10多种水生植物,正肆意生长,将污水中的浮游物 “吃干榨尽”,良好的生态不时引来白鹭栖息。
县林业局科技站站长 蒋弼国:
“我们种植的这些水草可以降解污水的有机物质、悬浮物和重金属,使水质提高。”
祁阳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建设1200多亩,其中,退耕还湿面积近685亩,湿地恢复面积达402多亩。试点工程运营以来,区域出水水质由Ⅴ类标准提高到Ⅲ类,部分水质达到Ⅱ类。我县地处湘江中上游,境内流程长度108公里,占到湘江在湖南境内的十分之一以上。
县林业局局长  郑昭宇:
“下一步,我们将在湘江流经祁阳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把农业面上污水、生活点上污水,通过生物治理后流入湘江,确保农业面上污水和生活点上污水不直排。”


责编:贺志波

来源:祁阳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